但《人民的名义》一路走来,在融资上受过的苦难却让导演李路历历在目,远超他的想象,“前后谈了几十家,谈完以后都说没问题,但最后都没投,有的已经签约都毁约了。”李路表示,一个个资方谈成,又一个个撤离,空欢喜持续了几个月,“这真是非常大的折磨,一度都让我怀疑自己,是不是有方向性错误。”
不过,李路最终总算遇到一群愿意“豪赌”的人。在拍摄现场,被剧本的水准和李路的决心打动的演员高亚麟当场表示:“这部剧我一定要投,并且已经做好了赔本40%的准备。”
高亚麟在剧中既是演员(饰演刘新建),又是整部剧的总制片人和总发行人,在《人民的名义》投资盘中,其公司天津嘉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所占份额最大,达到40%。
《人民的名义》是在去年大年初三开机的,李路透露,“开机的时候还差2000万元,但那时候必须开机了,不然就泡汤。”这部戏开机后15天,北京正和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慕名而来,公司总经理陈静柱与李路谈了15分钟之后,拍板决定补齐投资缺口。
此外,上海利达影业和大盛国际传媒集团分别投资了1500万元。
凤凰传奇影业(以下简称“凤凰传奇”)采取固定回报的方式投资了1000万元,凤凰传奇是凤凰传媒的子公司,凤凰传媒主营教育出版发行,凤凰传奇这几年投资有《富春山居图》、《裸婚时代》、《新白发魔女传》等影视作品,但还算不上行业的大公司。
弘道影业有限公司是李路为这个项目专门成立的公司。“弘道投资份额最小,本来只是制作方,但后来投资额还差一些,弘道就进来了。”
最后,这部剧以2.2亿元的价格出售给湖南卫视,相当于400万元/集,投资收益率几乎为100%。
在媒体采访中,李路也多次提到并对五家民营投资方表示感谢,“是我把他们圈进这个坑的,都扛了风险,幸好结果是好的,他们都盈利了。”
播出平台
收视破8,成为现象级大剧
播出平台
收视破8,成为现象级大剧
湖南卫视买断了《人民的名义》五年内的台、网播出权与分销权,之后PPTV以近2亿元的价格购得了该剧的网络播出权及分销权。在开播当日,决定改独播为共播,通过分销给爱奇艺、优酷土豆、腾讯视频、芒果TV、搜狐视频几家平台已经收回了版权的投资。
很多人疑惑为什么这样正能量的反腐题材影视剧没在央视播出,而是在湖南卫视?对此,李路表示自己是被湖南卫视的真诚所打动,“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没在央视播,其一有价格的因素,其二央视在总集数上有限制。拍摄过程中,湖南卫视的人到现场来看三次,每次都组团来的,一共六七个人,直接看片子。他们的领导非常年轻,很有魄力,直接就能拍板定下这个事儿,他们的态度让我很感动,做事情不拖泥带水。”
2016年6月1日,《人民的名义》在北京杀青,进入紧张的后期制作阶段。对于制片方而言,最重要的事是需要找到一个敢于吃螃蟹的平台。
“湖南卫视最先决定买断,在这个剧没有拍完的时候,这需要非常大的勇气和魄力。”出品人李学政(剧中饰演王文革)对记者回忆道。
2017年3月28日,《人民的名义》首集在湖南卫视金鹰独播剧场播出。两周后,聚力传媒(PPTV)与制片方及湖南卫视签署协议,以“1个多亿,接近2亿元”的价格购买了网络独播权及分销权。但当时,并没有决定是独播还是网络播出。
如此算来,此剧单集购买价格在300万左右。这一定价虽然比不上动辄700万—800万每集的“大IP、小鲜肉”作品,但在现实主义题材当中,应该算是“非常非常高”的价格了。
2017年初,在看完55集全集之后,聚力的信心大增,定下了全网独播的策略,在内部划分为A-剧集,但依然按照A级剧配备了专门的小组,开始了各种筹划工作。从2017年1月开始,在线上与线下投入了“千万”级别的广告宣传。
在看到几家平台“具有诚意”的换剧方案之后,3月28日,主管该剧的聚力传媒副总裁陈旭华最终确定放弃独播战略,转而进行全网分销,与爱奇艺、“优土”、腾讯、芒果、搜狐几家视频网站签定了分销协议,共同在隔日凌晨进行更新。
据了解,仅是网络分销这部剧的播出权益,聚力已经收回了前期的购买成本,但并非是以现金方式获得,而是以各平台“换剧”的方式进行,换剧的平均溢价率达到了60%左右。
4月28日,反腐剧王《人民的名义》大结局,根据央视-索福瑞(CSM)公布的数据,单集收视率破8,创下近10年来国产电视剧的收视最高记录。
据微博“湖南卫视芒果捞”,湖南卫视2017反腐大剧《人民的名义》播出至第22集收视一览,城市网单集高达3.549/11.677%创近年电视剧新高,双网平均破2跃居至年度第一。
编剧:
图书每天卖出10万册
编剧:
图书每天卖出10万册
电视剧的火爆也带动了图书的热销,在电视剧热播之时,很多实体书店和网店都出现了断货的现象。作者兼编剧周梅森接受记者采访时说,书每天卖出10万册。《人民的名义》纸书先后7印,以10天突破100万册的速度,累计发行达138.3万册。电子书点击破5亿,有声书的收听量也突破了2000万。
周梅森能获得多少版税收入呢?早在4月10号就有大神算出了参考。
版税=书的定价*印数*版税百分数。《人民的名义》定价35.2元(京东价格),按照76万册,给知名作家在10%-12%之间,我们暂按10%计算,那么最后的版税就是35.2*760000*10%=2675200,刨掉14%的个人税:最终,周梅森能拿到的版税收入为:2300784元。当然最终结果远远超出这个数字,至于电子图书的收入,由于不知道行情,暂时无法计算。
版税=书的定价*印数*版税百分数。《人民的名义》定价35.2元(京东价格),按照76万册,给知名作家在10%-12%之间,我们暂按10%计算,那么最后的版税就是35.2*760000*10%=2675200,刨掉14%的个人税:最终,周梅森能拿到的版税收入为:2300784元。当然最终结果远远超出这个数字,至于电子图书的收入,由于不知道行情,暂时无法计算。
再来看看编剧的费用,暂时按5万/集计算,55集编剧税前收入275万。但4月12日,第11届作家收入榜正式发布,在编剧作家榜中,热播剧《人民的名义》周梅森以1400万版税收入雄踞榜首,看来这部收视与口碑双赢的大热剧亦让周梅森声名大震。
周梅森日前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,现在正在参与筹备《人民的名义》电影版,下一部写什么暂时没有考虑,但《人民的名义》一定会有下一部,只不过我还要沉淀一段时间。
演员:
片酬不高、不等于赚的就少
演员:
片酬不高、不等于赚的就少
我们知道这部剧演员的总片酬达到了4800万。在55集的作品,动用了80余位高水平演员,其中更包括了张丰毅、柯蓝、许亚军、吴刚、侯勇等多达40多位的老戏骨筹备了一年多,若论片酬,确实不高。
在这部剧中,高亚麟说演员整体片酬只占了不到一半的制作经费,几乎回到很多年前做剧的水准,四六开,剧中主要演员片酬都是“打了折上折”。为了保证制作,《人民的名义》在演员上的资金投入有限,“大家都是折上折,没有一个人是按市场价。如果都按市场价的话,我觉得这个戏投资必须得翻一倍以上才能做到。”
就拿饰演李达康的吴刚来说。某宝上有很多达康书记的同款、很多人制作了达康书记的表情包、吴刚的微博粉丝也从十几万暴涨到一百多万。这一切,都让人感觉很意外。吴刚的第一次直播仅微博的播放量达到了851万次,这是吴刚走红后第一次捞金,捞金预计在700万左右。
然后做客湖南卫视《新闻当事人》聊角色,聊演绎生涯,湖南台的综艺节目片酬都不低,这次捞金至少两百万。
后来与无尽合作《战狼2》,这是走红后最大的一桶金,片酬至少一千万以上,从此,也打开吴刚在电影界的道路。
看来《人民的名义》“造星”能力也令人咋舌。首播第一集,客串的侯勇就凭借惊鸿一瞥的“小官巨贪”赵德汉登上热搜,随后扮演“达康书记”的吴刚,以及陆毅、张丰毅、许亚军等扮演重要角色的演员,也陆续引发观众热议。
更值得一提的是剧中使主角和绿叶集体走红比如,很多观众惊喜地发现,扮演京州市公安局长赵东来的,正是当年电视剧《水浒传》里的“武松”丁海峰;背诵《共产党宣言》的刘新建,实际上是《家有儿女》的“老爸”高亚麟,“季昌明”李建义、“丁义珍”许文广、“郑西坡”李光复、“蔡成功”张晞临等也都是演技出众的资深演员。对此,张晞临曾感慨,《人民的名义》开播后,自己经常走在路上就被认出来,“演了这么多年戏,有这么多人认出我来,这真是第一次!”
盗版利益链
8.8元可买全集!
盗版利益链
8.8元可买全集!
在更新到一半左右的时候,整部剧全部55集视频突然遭遇提前泄露。《人民的名义》全集高清视频等非法资源,开始在互联网被下载、传播,此外还有不法分子公然在电商平台对该资源进行售卖。
据《21世纪经济报道》称,记者在微博搜索相关关键字,成功与多位出售全集的博主取得联系。从他们手中购买全集需要支付单次8.8元的“红包”。此外,他们还提供大量电视剧、电影、综艺资源。
4月13日晚上10点到11点之间,《人民的名义》更新至28集,微博上一条关于“《人民的名义》全集”的内容出现。10分钟后,小美(化名)在自己的几个影视代理群里发出“人民更新至全集,送审样片!!速发朋友圈!”的消息。
一时之间,微博、微信等平台传遍,《人民的名义》版权出现流失。不久后,湖南卫视联合PPTV、金盾影视等出品方,公开发布声明,表示要严厉打击侵权行为。
实际上,这并不是第一起在更剧版权流失的案例。2015年,《芈月传》在更新期间版权流失;去年,《欢乐颂》也在播放期间版权流失。
据悉,这些代理均来自同一个渠道。他们称自己为影视“代理”,小美是他们的“老大”,目前,其微信代理团队已达2000余人。据了解,支付198元的代理费,即可被拉入“代理群”:被带入的人就成了“代理”的下线,上线为自己的师傅。下线需要将昵称改为“上线+名字”的格式,以便管理,以此类推。而下线支付的198元中,上线只需要给群主发10元红包,剩余费用便可自己留下,收回成本。
在这种简易的商业模式下,影视“代理”群迅速壮大。仅记者加入的10天内,就进入了150个新“代理”。记者与多位“代理”交谈,他们大都是兼职“代理”,学生居多。有的是想花钱买资源自己看,有的则利用传播资源谋取利益。
正式加入之前,上线会交代注意事项:“资源群不能讲话,只有老大发资源,讲话者发红包或踢出群;B群可以交流,定期会有培训。”
在“代理”群的片库里,每天都会更新资源,时不时会有还未完结的片子出现,甚至有多部院线电影,如《速度与激情8》刚上映不久,就出现在了代理资源库内。
4月14日早上七点,一位主要“代理”提醒:“人民微信所有链接秒和谐!不要再问为啥看不了,有问题不能发。有存的互相加百度云发。”她所说的问题是《人民的名义》片方开展的反击,微信和百度云盘均作出反应,分享链接会快速失效。
在此次版权泄露中,微信、微博、百度云是主要传播途径。陈旭华告诉记者,PPTV的舆情监控显示,微信上传播的资源就达到了百万条。
4月14日下午,百度云资源无法分享,“代理”们有些惊慌,但依然有空子可钻。群主此时发来一个视频,视频中用图文展示了如何绕过系统,以及在百度云盘互发资源的详细教程。
相比于自媒体资源号、小网站上传,涉嫌侵权的影视“代理”是一个训练有素的团队。如每周五晚上9点都有定期培训,经验丰富的代理传授新“代理”如何在微博上传播资源,如何发微博、刷评论,如何拉客户、招下线等,包括及时删微博、隐藏自己等。
“我们觉得这是罪魁祸首,应该是重点打击这个方面,他们隐蔽在后面,通过民事诉讼很难告到他们。”盈科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军表示。王军曾代理过琼瑶诉于正抄袭一案。
在传媒(amincuc)综合整理,来源:
《<人民的名义>收官,没想到他才是最大赢家……》来源:中国企业家杂志(iceo-com-cn)
《算一算<人民的名义>热播背后谁最赚钱?》来源:经济观察报,文/张斐斐 白金蕾
《<人民的名义>究竟有多火,热播背后谁赚钱?》来源:传媒头条(ID:ID:cmtt6636)
《<人民的名义>热播背后 究竟谁最赚钱?》来源:百家号
《<人民的名义>版权泄露利益链:8.8元可买全集!》来源:21世纪经济报道(ID:jjbd21),文/吴雨燕
《高亚麟:剧中出演贪污7亿贪官 幕后则是最大投资方》来源:北京青年报
《<人民的名义>曾吓跑几十家投资方,被小公司捡漏》来源:每日经济新闻(ID:nbdnews)
合作/入群 微信:cuc1137106899
微信矩阵:在传媒|传媒今报|影视茬|八卦晚八点
宣传平台:微信|微博|今日头条|一点资讯|搜狐等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